Search

台灣山野海邊常常看到的原生種大葉欖仁樹,都市漸漸看不見了。

都市的行道樹多是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台灣山野海邊常常看到的原生種大葉欖仁樹,都市漸漸看不見了。

都市的行道樹多是秀氣優雅的細葉欖仁,春天發翠綠嫩葉也很好看。但我更喜歡鄉野海域的大葉欖仁,它們像流浪狗,生命力強韌,耐風,耐鹹,耐炎熱烈日灸曬,野生野長,不需要人類過度呵護嬌養。

大葉欖仁樹長到十幾公尺高,枝莖寬闊蔓延,如傘張開,樹葉有巴掌大,風吹時嘩啦嘩啦響,層層疊疊的濃蔭,也是夏日遮陽庇護的好所在。城市裡慢慢不見大葉欖仁蹤影,不知是否因為它的枝莖蕪雜蔓延、落葉難清掃整理,沒有行道樹的規矩。

野生植物動物不是寵物,它們自有在大自然中存活的生態信仰,它們原本不是要遵守人類規定的秩序。

大葉欖仁花期過了,會結形狀像橄欖卻略大的果實,這也是「欖仁」命名的來源吧。

冬天的欖仁樹,葉子會變紅脫落,據說脫落的紅葉煮汁泡茶可以治熱毒,我沒試過,但常看到鄉下有人撿拾。上一個冬天夠冷,島嶼東南海隅的欖仁樹葉子全脫落盡了,只剩結構齊整如繁複燈台的禿枝。

過了雨水,初春天氣回暖,禿枝上開始冒出帶著一點嫩紅的綠色新葉,生氣昂然,每一朵都像是神的祝福,這樣欣悅歡樂。

都會文明有都會文明的便利,四季依賴空調冷暖氣,自己把自己豢養成了寵物,太過嬌養。偶然走到野外,天地寬闊,海風吹拂,看春天野生植物如何用這樣大氣華麗的方式迎接春天,令人讚嘆警醒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